(這碗是我最喜歡的拉麵@日本東京亀有──道の塩)
最近實驗進度炸裂久未更新,就來寫寫我對台北拉麵的Review paper好了(Reference都是我的嘴巴,所以沒有literature survey)
在台北的這七年,剛好是台北開始吹起拉麵風的戰國時代,細數吃過的"日式"拉麵大概也不下30家了(只算台北的部份,台式的不算)
麵屋一燈、山嵐、鷹流蘭丸、鷹流極匠、鷹流本店、麵屋緣、鬼金棒、勝王、Nagi凪、雞二拉麵、雞玉錦、大和家、 博多一幸舍 、麵家三士、一騎、哲麵、特濃屋、大志軒、一幻、旺味麵場、山頭火、札幌炎神、三田製麵所、玩笑亭、屯京、一風堂、世田谷、花月嵐、樂麵屋、太龍軒、麵屋輝、Okaeriお帰り吃碗拉麵吧...等,族繁不及備載。
拉麵大致上分成拉麵、沾麵、拌麵這三種,
台灣的話拉麵最多、沾麵不多(目前台北很多沾麵都是把拉麵的湯麵分離就端上來,不太算沾麵)、拌麵近幾年才開始有(台北拌麵專賣的才2家)
湯底分別的話,大致上可以分為醬油、鹽味、味噌、豚骨、魚介、雞湯,以上還可以互相混合搭配。
其實每次吃拉麵的時候,都會因為當下的身心狀況,明明是同一碗,每次吃的感受都有可能不盡相同,
如果要一一點評的話,有些只吃一次的店家跟吃很多次的店家比就有點不太公平,不過這次就讓我只憑我個人喜好來推薦吧!
(個人口味偏好:湯頭濃而不鹹、麵條越硬越好、叉燒偏肥有肉味,對魚介湯頭有股莫名的熱愛)
--
醬油清湯(通常是混雞/魚乾高湯,整體而言為醬油香味主導)
推薦店家:勝王 > 鷹流蘭丸
--
勝王可以看之前寫的【台北中山】勝王──每週二變身一次的鬼金棒中山店
基本上這家店因為每兩個禮拜推出的口味都會不同,所以不一定吃的到醬油拉麵
不過根據我長久吃下來的觀察,會有87%是醬油湯底為主去做出來的變化。
(這家醬油是我在台灣吃過的拉麵裡最香的)
推薦口味:每隔週皆不同
--
蘭丸算是我超常回訪的店家,少數有拌麵的拉麵店
基本上濃湯(豚骨底)、清湯、拌麵都不錯吃,不過個人最推薦的還是他的清湯,在這個豚骨至霸的台灣算是比較特別的(不過日本就到處都是了...)
蘭丸的麵可以無限續加,所以不怕吃不飽,只怕吃太撐
不過這家不太好排,用餐時間超過2個人以上時常常要等個1~2小時
所以想吃吃看的人建議可以1個人去排或在非用餐時段前往
推薦口味:清湯醬油拉麵(99元)、(這家麵是煮1分40秒,不過我都吃30秒版本,喜歡吃硬麵的人可以試試喔!)
(叉燒小盤120元)
--
博多豚骨
推薦店家:鷹流極匠 = nagi凪
臺灣的話,雖然博多豚骨是最早引進台灣的派系,但卻還沒有一個像我在九州當地吃到的博多一双令我驚豔的
其實博多拉麵有個特點是整間店會瀰漫著一股豚骨臭,但是湯卻一點都不臭
這點倒是只有博多一幸舍成功引進台灣過,不過只有引進一半,湯還是有豬騷味XD
--
極匠可以續兩次麵,不怕吃不飽
湯的味道雖然很不錯,但是有點偏掉,不太像正統的博多豚骨口味
敢吃肥的人可以試試看+30的背脂在湯裡,會很過癮唷!
(BTW這家的招牌其實不是博多,而是東京豚骨拉麵,不過個人覺得有點像是刻意把一堆味道超重的東西通通丟進碗裡,沒甚麼層次感,就只有鹹膩而且雜)
推薦口味:博多拉麵(180元),(這家麵是煮50秒,不過我都吃10~15秒版本,喜歡吃硬麵的人可以試試喔!)
(普通版)
(加背脂版)
--
Nagi凪的招牌是豚王,算是蠻王道的博多豚骨拉麵,濃淡口味配料都可以自選,還有無限的小菜可以吃,
帶點黏嘴膠質的豚骨白湯,略為偏甜不會太鹹,口味上蠻像日本的一蘭
除了豚王還有黑王(墨魚與黑麻油)、赤王(辣的)、翠王(類似義大利青醬)、還有每個禮拜不同的限定王,都很好吃
推薦口味:豚王(200元+10%服務費=220元) 湯濃 麵極硬
--
豚骨系(豚骨為主其他為輔的都算在此列)
推薦店家:山嵐 = 大和家 = 鷹流本店
雖然都是豚骨,不過其實這三家湯頭實際喝起來都天差地遠= =
--
山嵐是最近才從北海道開來台灣的人氣拉麵店
飄滿背脂的豚骨湯頭完全沒在客氣,配上帶嚼勁的粗直麵與軟嫩且肉味十足的叉燒
兩個字「過癮」
推薦口味:白湯拉麵(230元)
(海湯拉麵)
--
橫濱家系大和家拉麵是我臺北回訪最多次的拉麵店
當初就是被他濃厚特別的豚骨湯搭配各式調味料與白飯的吃法震懾到
湯底分兩種──鹽味與醬油,我自己幾乎都吃醬油,但是我帶來的朋友都比較喜歡鹽味XD
豚骨醬油湯上浮著一層提味的雞油,入口後先是醬油的鹹香衝擊,最後以豚骨的甘甜尾韻作結。
吃完拉麵後搭上白飯還是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來
這家的缺點是拉麵除了湯以外,其他配料水準都不太高
不過要花錢另外單點的叉燒丼、炸雞、炸牡蠣、還有全台北僅此一家的美奶滋蛋丼倒是上上之選
BTW 每個月一號拉麵特價160元
推薦口味:醬油拉麵(220元) 麵硬、湯濃、油普通,美乃滋蛋丼(60元)、叉燒丼(70元)、炸雞(130元)
--
鷹流本店第一次去吃的時候,有可能是當時胃口不好的關係
我點的拉麵吃不完,而且也覺得不太好吃
不過後來再給他次機會點了沾麵,一吃驚為天人
豚骨沾汁是在近期吃過的豚骨拉麵中第一名
吃完後還會附贈一碗飯、油蔥酥、蒜頭、柴魚高湯
與剩下的豚骨占之混合後併出新滋味,又是一道截然不同的料理
推薦口味:鷹流沾麵(280元)
--
雞湯系(雞湯為主其他為輔的都算在此列)
推薦店家:雞二拉麵
其實我覺得除了濃稠系的雞湯(像京都的天下一品那種)或著有混其他湯底的變化型,要喝日式雞湯不如直接喝中式雞湯更猛(例如驥園、雞窩)
--
雞二拉麵請詳見我之前寫的【台北大安】雞二拉麵──台灣為數不多的雞湯二郎系拉麵
推薦口味:鹽味(小149元 中189元 大239元)
--
魚介系(魚介為主其他為輔的都算在此列)
推薦店家:麵屋一燈
--
麵屋一燈曾經得過全日本第一拉麵的殊榮,然後去年展店到台灣
一燈沾麵特別的是並非使用豚骨與魚介去搭配,而是改用雞湯
因此沾汁甘甜順口,雖然濃卻不會覺得負擔過重,再搭上低溫烹調的雞、豬叉燒與酒味糖心蛋
儘管聽說台灣店比起日本本店的口味有弱化走味,個人還是認為台灣魚介第一把交椅非他莫屬
除了招牌的沾麵外,東京醬油煮干拉麵也很特別
煮干是用小魚乾燉出的高湯的意思,所以湯頭尾韻會帶上魚乾特有的苦味(這比較見仁見智,我剛好很喜歡這種味道)
煮干湯頭除了鬼金棒/勝王偶爾會期間限定推出外,乃是台灣僅此一家,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
想試試看台灣比較少的魚介系絕對不能錯過一燈
BTW女性顧客可以免費享用一球冰淇淋
推薦口味:特製濃厚魚介沾麵(370元) 、東京醬油煮干拉麵(250元)
(特製濃厚魚介沾麵)
(東京醬油煮干拉麵)
--
其他派系
推薦店家:鬼金棒
--
鬼金棒的定番是辣麻味噌沾麵
從台灣開店到現在,不論是湯頭還是麵條都改良過
我比較喜歡以前的湯頭與麵條,所以現在比較少吃招牌了,但還是很好吃
湯頭辣度麻度都可以自己調適,湯底是味噌所以基本上會偏甜,不過也因此可以緩和辣度
喜歡吃辣的朋友絕對值得一試
然後鬼金棒台灣的店長興趣是開發新口味,所以不定時會有限定推出在鬼金棒總店or勝王
身為一個吃過無數次限定的常客,最推魚介/煮干or醬油系列,個人認為這兩種店長做的最好
另外一定要提的是這家店的叉燒,不論是定番的五花肉叉燒,還是低溫烹調的伊比利豬/和牛牛胸
幾乎是全台北數一數二了,拿去跟外面主打肉料理的專賣店比都不會輸,有金錢餘裕可以加點的話絕對別錯過
推薦口味:辣麻味噌沾麵(230元)、和牛牛胸叉燒(120元)
(辣麻味噌沾麵)
(最近的限定──老葛的煮干沾麵)
(加點的和牛牛胸叉燒)
--
如果有人問我「現在我想吃拉麵,最想先吃哪家?」的話,就看下面這個排序吧
麵屋一燈>鷹流本店>山嵐>勝王>大和家>雞二拉麵>Okaeriお帰り吃碗拉麵吧>麵屋輝>Nagi凪>鷹流極匠>鷹流蘭丸>鬼金棒>山頭火>札幌炎神>博多一幸舍>一幻
有些上面我有推薦卻沒有排很前面的,可能只是因為我回訪太多次了;
有些可能其他人覺得不怎麼樣的卻排很前面的,可能只是我太想念它的味道了。
拉麵本來就是一個會因個人喜好而選擇差異極大的食物,大家就謹記這點,開心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拉麵吧!
最後歡迎大家推薦我好吃的拉麵店,也歡迎詢問我吃過店家的評價